人來人去的就業市場裡,永遠不愁沒有工作機會,但是總有人每次轉換時,水到渠成、升遷機會不斷上門,有些人卻只能臨到轉換前,才到處遍撒履歷、兩眼茫然;明明是專業能力不相上下的兩人,但為何最後在職場的際遇,卻有如天壤之別?關鍵差異,就在平日每個人對工作「耕耘」的認知與方法。根據美國科曼管理顧問公司(Coleman Management Consultant, CMC)的研究,在職場中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有三大要素:PIE,亦即專業表現(performance)、個人形象(image)、能見度(exposure)。若以「影響力」來看,三者所佔的比重,依序是為10%、30%與60%,其中以能見度的影響最顯著。
許多人在工作上,以為只要擁有一技之長的專業就可行走江湖,然而在科曼公司的研究中卻直指:「專業只是職場競爭的入場券。」因為在專業愈趨細密的分工下,「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」。相形下,透過專業所反射出的個人「形象」,以及是否能將自己的形象傳遞到正確的人際脈絡中(即能見度)、讓人知曉,進而牽引出新的工作機會,往往才是決定一個人職場長期發展勝負的最大推力。因此,愈是職場經驗豐富的管理者,對於「個人形象」與「能見度」的影響力,愈是有深刻的體會,因為那才是決定上車後能否取得「座位」的最後關鍵。當「專業能力」只是職場競爭的入門票時,個人對自我生涯的認知態度也必須重新做更大格局的調整。
剛好從天下雜誌看到這段覺得非常有意義,現在找工作已經是很輕鬆容易的事情,不過究竟怎麼樣才能讓自己變的更好?又怎麼能確定在跳槽換工作是越來越好?有專業技能的入場門票後,要怎麼突顯自己的形象在大眾前脫穎而出?
留言列表